聯系熱線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條件的改善,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對食品的要求也從吃飽到吃好,從吃好到吃健康,從滿足物質需求的層面到精神需求,包括服務、文化等高層次的方向轉化。茶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調劑身心、增進人際往來的時尚品,人們對茶葉的需求已經從止渴功能上升到休閑文化的境界,對品牌的關注使“認牌購茶”逐漸成為新趨勢。????有兩件事給我印象頗深,一是有位司機要我打聽某品牌店,問帶客人去有沒有折扣,說他帶幾個外國人要去有折扣的茶店,那些老外不去,偏指名要去品牌店;二是有個小茶店老板說,有天從一輛的士下來幾個女生要買茶,見店太小沒商標掉頭就走了。
消費者如何辯識的茶葉品牌?
業界人士認為,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通過QS認證;有ISO9000等質量管理認證;獲市、省、國家級著名商標;有可控制的安全衛生生產體系;有茶葉基地并有一定的生產規模;有清潔化、標準化的加工廠;有營銷運作、科研創新、文化創意、售后服務的能力。????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茶業陸續涌現一些龍頭企業,以質量求發展,塑品牌拓市場,從關系應銷、自產自銷走向規模經營、品牌營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美譽度,逐步形成了些區域性的品牌。但由于茶葉市場進入門檻低,長期以來“小、雜、亂、散”的狀態一直難以改變。加上我國茶葉有六大類品種幾千個,使得人們習慣認品種購茶而不認品牌,購物行為是買名茶而不是買名牌,即使比較大的幾個品牌也有一定區域性,這與茶葉分辨難的特殊性,與分散于8000萬茶農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有關系,另一方面,與大多企業的家族式背景也有關系。
但隨著茶葉QS的推行,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專業化的分工帶來的集約化生產和企業導入現代化管理及規模化經營,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物流水平的提高,在國內外市場的走勢與需求推動下,茶葉的品牌化時代已經來臨,盡管是漫長的,但中國的茶葉品牌之路是方向,不可逆轉。重新洗牌后的大型連鎖機構必然成為茶葉市場新力軍。